來源 |《培訓》雜誌2022年8月刊

幸福,是人類永恆的話題。放眼當下,這個議題具有更加深刻的現實意義——顛覆性的外部環境引發了蝴蝶效應,無論組織還是個體,都深陷泥淖無法順利逃脫。其中,員工作為組織力量的主體,也是組織最重要的內部夥伴,更需要企業給予認同感和歸屬感,形成向心力和凝聚力,共同抵禦外部風險。

國際招聘顧問公司米高蒲志(michael page)於2021年發佈的《直面未知x》報告顯示,高達59%的受訪者願意放棄加薪或晉升的機會,以獲得更好的工作與生活平衡,以及整體幸福感。


part.1 「嚴寒」中請給員工多一些溫暖


在我們被疫情圍困的第三個年頭裡,由疫情引發的連鎖反應依然沒有消減,反而更甚,已經嚴重波及各個領域。一項涵蓋46個國家近1500人的調查顯示,隨著疫情蔓延,絕大多數人在生活和工作兩方面的幸福感都有所下降。

作為職員安身立命的企業,從自身發展的角度來看,環境越惡劣,越需要營造舒適、安心的氛圍,激發員工更大的能量,提升士氣,才能在春暖花開時領先他人一步。

南開大學現代管理研究所所長呂峰表示,如果「禮賢下士」在過去表達的是領導者的優秀品質,那麼,今天對員工的關愛已然成為一種基本,一種必需。對企業而言,關注員工健康、改善員工體驗尤為重要,不但能為企業創造競爭優勢,吸引、留住優秀人才,更能保持員工強大的內驅力和目標感,從而使員工、企業、經濟效益三者形成良性循環。

不僅組織需要給予員工更舒適的體驗感和幸福感,每個個體也在要求組織必須做出改變。

圖片來源:培訓雜誌

隨著整個社會生活方式的升級,每個個體都在由過去追求物質豐富,到現在更多要求精神富足,這勢必會影響組織與員工的相處模式。原東風日產大學校長盧慶對此表示認同,他還指出:「另一股力量,即人工智慧迅速發展,也勢必帶來工作方式的改變,推算型程式化的工作逐漸被機器取代,探索型創意創造類工作的湧現也引發了管理方式的升級,kpi導向的外在激勵需要適當減少,以給予員工更多工作自主、挑戰、意義為導向的內在激勵應有所增加。」

此外,追求自我的z世代正在步入職場,這些新一世代「整頓職場」的過程中,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要求組織必須尊重個體的價值,給予認同和包容。


part.2 員工幸福感不是烏托邦:可測量,亦可被改善


幸福體驗絕非企業許諾給員工的烏托邦,而是可以描述、設計和具體管理的。

首先,員工幸福感可以被測量。比較有影響力的測量工具包括情感平衡量表(abs)、積極與消極情感量表(panas)、工作相關情感幸福量表(jaws)等。雖然這些測量方法的結果不可能像自然科學那樣精準,但可以説明組織更好地瞭解員工目前所處的幸福狀態,再輔以一定的手段增強之。6秒鐘情商中國區總監那塔莉·羅伊特曼(natalie roitman)也說到,通過6秒鐘情商測評(sei)發現,幸福感與情商的3項能力關係密切,分別為增加同理心(11.6%)、運用內在動機(9.5%)和駕馭情緒(7.8%)。

其次,員工幸福感可以透過實際的行為做改善。或整體統籌規劃,或從某些點上逐一突破,在疫情這只黑天鵝降臨之後,大多數企業更傾向於採取針對性措施全力護航雇員。當員工切實體會到有這樣一處可以遮風擋雨的安全處所後,他們也表現出樂於助人、工作投入、積極面對困難的精神狀態,與組織共進退。

員工幸福感,up!up!up!

將員工的幸福置於戰略地位,並主動開啟整體幸福感的正向迴圈,早已是很多大型企業尤其是跨國公司的常規動作。

微軟一直都在從保障組織績效的角度考慮,不僅為員工打造舒適的辦公環境,還以成長型文化帶領員工一齊進步,甚至以「使這個星球上的每一個人、每一個組織都能夠成就非凡」的使命與員工同頻共振。

dhl快遞也同樣如此,它將「員工首選」置於企業戰略目標的首位,並透過員工發展、職場體驗和多元文化等多種方式提升員工歸屬感。

東風日產於2016年提出「高效&幸福」五年人力資源雙核戰略,並構建了「幸福組織金字塔」模型,持續提升組織幸福力。

員工幸福感
東風日產的「幸福組織金字塔」模型,圖片來源:培訓雜誌

需要注意的是,從整體上設計員工幸福機制,涉及的面大而全,要警惕因急於做大而忽略了細節關懷,反而影響員工體驗感的情況出現。

利用現有資源,單點突破

當然,並非所有企業都有人力、物力從整體上為員工帶來幸福感和體驗感。但這並不妨礙企業利用現有資源,在某個方面做深做透,從而與員工建立信任、平等對話的關係。

共啟願景

願景是企業與員工共同持有的「我們想要創造什麼」的圖像。組織若能夠在願景使命的藍圖中幫助員工找到自己的座標和定位,就能有效激發他們對工作意義的認知,這是幫助員工體會到幸福的最高級方式。

否則,員工與企業之間就只有簡單的合約關係,企業的「輝煌與夢想」「成功與失敗」「生存或死亡」等均與之毫無關係,員工在企業中工作也毫無幸福可言。

曾在移動裝置領域稱霸一時的m跨國企業,基於自己的發展歷史、所屬行業和競爭對手、困難與機遇等資訊,在重塑願景時精心繪製了3張地圖。

  • 第1張地圖代表「公司的昨天」
    充分展示了公司舊日的輝煌與競爭優勢,員工看完此圖後油然產生了作為公司一員的自豪感和幸福感。
  • 第2張地圖描繪了「公司的今天」
    展示的是公司當今在行業中的競爭態勢及面臨的挑戰,員工看後心情無比沉重,既為公司遇到的困難憂心忡忡,又為自己不能幫助公司改變現狀而愧疚。
  • 第3張地圖繪製出「公司的明天」
    勾畫了公司未來的發展藍圖,站在這張圖前,所有員工都為之精神一振,為未來的美好發展怦然心動,並紛紛獻計獻策。

可見,將員工個體的發展融入企業願景中,不僅可以賦能員工,更可以喚起「我原來是組織一員」的主人翁精神。

企業文化所能傳達

相較于願景而言,企業文化更易帶給員工舒適的體驗、溫暖的感受,因為它可以外顯為價值觀念、道德規範、行為準則等多種形式。有專家提到,薪資是求職者加入公司的最大動力,但它不足以決定最終選擇。在金錢不再是員工唯一動力時,積極而有意義的企業文化是留住優秀和聰慧人才的不二法則。

文化的外顯形式多樣,但尊重應居於首位。工作場所中充滿形形色色的人,他們擁有不同的背景、性格、生活經歷。因此,尊重每個個體的個性,在差異中找出共同點,才能塑造共同的價值觀,營造沒有嫌隙、自在的員工關係。

圖片來源:培訓雜誌

人性管理

在整個企業管理中充分考慮人性要素,賦予下屬一定許可權、導入、開展彈性辦公模式等,是提升員工幸福感的另一條途徑。

隨著「只為生活(life)不為謀生(living)」的新世代員工步入職場,企業正在將充分授權納入管理制度中,給予他們一定的許可權發揮自己的價值。海底撈的授權管理一直為人津津樂道——每位服務員都有一次免單權,在消費者有足夠的理由要求免單時,他們無需請示經理即可辦理。給予員工權利和自由,海底撈不僅激發他們更加熱情且充滿自信地投入工作,也在外贏得了聲譽。

隨著社會競爭的加劇、現代生活節奏的加快,人們的精神生活非常堪憂,引起了企業的高度重視。因此,eap心理援助計畫也成為眾多企業的選擇。

同樣受疫情影響而被企業納入人性管理制度的還有彈性辦公,該舉措在很大程度上幫助了員工合理平衡工作與生活。不過,很多跨國企業早已開始實施該管理制度。愛迪達於2019年就宣佈開始應用「my arena」彈性辦公模式,即員工可根據需求選擇合適的區域進行辦公。普華永道也於該年2月開始施行彈性時間、彈性地點、彈性著裝的「weflex」彈性工作制度,給予員工更大的自由度。


part.3 打造幸福企業,從管理層開始


最近,關於東方甄選的一段佳話不脛而走。東方甄選王牌主播董宇輝向ceo孫東旭反映,公司中有很多問題需要改進,不知道找誰溝通,孫東旭直接應承下來。之後,董宇輝每天會向他反映各種問題,他只回復兩個字「收到」,判斷合理後便趕緊去安排解決。

在幸福組織的構建中,類似孫東旭這樣的管理層,尤其是高階主管發揮著重要作用。劍橋幸福(亞太)研究院執行副院長蘇德中提到,只有企業管理層以身作則,才能將代表著幸福的各項措施落實到位,進而營造相互理解、輕鬆和諧的組織氣氛。比如,他們可以親自到一線,關懷每位員工,設身處地為他們著想,及時提供幫助。

除了高階管理層之外,與員工相處最多的當屬其直屬主管,他們與下屬的相處模式最能影響彼此的幸福程度。但在實踐中,很多管理者是憑藉專業的業務能力而晉升至當前職位,在情商、溝通方面存在很多問題。因此,要提升組織的幸福力,提升管理層的感性力量成為首要任務。

圖片來源:培訓雜誌

那塔莉分享道,6秒鐘情商為提升領導者情商給出了5個方面的策略:

  • 用恰當的方式關心對方
  • 為對方賦能讓他們坐到「駕駛座」上,擁有一定自主權和選擇權
  • 真誠地對員工的用心和努力說一聲「謝謝」,不再附加「但是……你做得不夠好」等話語
  • 增強社交連接
  • 構建共同的「意義」

以賦能對方為例,當員工處於倦怠邊緣時,領導者千萬不要直接告訴對方接下來應該怎麼做,而應該通過對話探討、頭腦風暴得出各種可能性和解決方案,最終交由下屬自己做決定,並無條件支援他們的選擇。員工會在這個過程中感受到支持,收穫滿滿的激情和能量。

雖然從短期來看,提升員工幸福指數可能增加企業投資成本,但長遠來看無疑能助力組織提升績效。企業應為員工創設一個公平、開放、信任、向上、包容和多樣的工作環境和組織氛圍,與他們建立起情感連接,共創別樣幸福的未來。

您也有訓練需求嗎?

填寫訓練需求表單,我們將盡快派專人與您聯繫,提供相關培訓建議與資料,以協助您的企業人才持續發展。

k8凯发天生赢家
培訓雜誌

《培訓》雜誌由新華報業傳媒集團主管主辦著重於企業培訓與人才發展前沿資訊,實踐案例,實用方法的報導與分析,探求中國企業高索質人才培養與發展的方法和途徑。自2005年創刊以後,已成長為企業培訓專業媒體平台。

培訓雜誌qrcoede

《培訓雜誌》公眾號